煤礦
海山地區的煤礦發展,始自日治時期。1897年(明治30年),因應日本國內的煤價飆漲,日人開始調查臺灣北部煤田,作為開發參考。大正年間,海山地區的煤礦業逐漸興盛。1915年(大正4年),日人山本義信開始在海山地區經營山本炭礦煤礦,也就是後來的海山煤礦,開啟了當地煤礦業的歷史。日治時期,海山地區包括三峽、鶯歌、樹林、土城等山區陸續開採礦場,當時臺灣全島以鶯歌火車站所運出的煤炭量最多,月產2至3萬噸,可見本區煤礦產業的開採盛況。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為海山地區煤礦業最為興盛的時期。然而,隨著多年經營,各煤礦需要進入更深度的開採,再加上利潤降低,石油燃料也取代了原先煤炭的需求量,造成多家礦場逐漸倒閉。1984年(民國73年),海山煤礦、瑞芳的煤山煤礦、海山一坑煤礦發生災變,造成多人死亡,使得臺灣的煤礦業雪上加霜。
2000年(民國89年),臺灣加入WTO,政府終止了煤業的補助政策。隔年年底,全臺最後一個礦場——三峽的利豐煤礦關閉,海山地區、也是全臺灣的煤礦業隨之走入歷史,正式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