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
鶯歌著名的陶瓷產業,可上溯至1804年(嘉慶9年),來自福建泉州磁灶的吳鞍在鶯歌大湖兔子坑(在今桃園市龜山區)興建窯場從事陶瓷製作,開啟了鶯歌陶瓷發展史。而後因漳泉械鬥,吳氏轉往尖山,也就是現今陶瓷老街的位置,繼續發展製陶。
早期使用的是桃園的大湳土,土質較黏、雜質又多,後來發現海拔僅128公尺的尖山堆上黑土等製陶原料,陸續有11家窯廠沿著尖山堆設廠製陶,形成最早的製陶聚落,時稱「十一間」。陶土原料之外,鶯歌與三峽出產煤礦,使得燒窯業也可蓬勃發展,再因大漢溪流域水運之便,陶瓷產品得以外銷。
日治時期,隨著縱貫鐵路開通、總督府的政策推動以及資金和技術的移入,鶯歌陶瓷進入工業化與機械化的生產。戰後,一掃戰爭時窯業的陰霾,業者加以多樣化研發創作,進而生產各種用途的陶瓷,不再以瓦甕碗盤為主。但林立的煙囪使得鶯歌的空氣污染,一度讓這個地方籠罩上一股黑灰。
在1960年代以後,鶯歌取代了北投,成為臺灣製陶中心。在許自然先生提倡瓦斯窯之後,改善了品質與成本問題。精緻化的仿古陶瓷業與機械化量產的生活陶瓷,皆在鶯歌得到繁榮,成為這塊土地的經濟命脈。此後,建築、衛生、日用、工業、藝術等五大類陶瓷持續發展,為當地博得了「臺灣景德鎮」、「臺灣陶都」的美名。
但在20世紀末,中國市場開放,許多訂單紛紛投向臺海對岸,鶯歌陶瓷界頓時意識到商業危機,因此開始了產業轉型的動作。在2000年之後,隨著鶯歌陶瓷觀光老街的翻新,以及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立,讓這塊土地的傳統產業產生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