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與歷史建築

古蹟為歷史文化的見證,反映特定時空下的人文活動與地域特性,並傳承人們的歷史記憶。

海山地區擁有豐富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穿越時空成為訴說往昔的殘跡,亦是今人追憶歷史的憑證。

截至2015年,海山地區登錄的官定古蹟與歷史建築: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板橋區)。

市定古蹟:大觀義學(板橋區)、枋橋建學碑(板橋區)、迪毅堂(板橋區)、臺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板橋區)、網溪別墅(永和區)、海山神社殘蹟(中和區)、中和瑞穗配水池(中和區)、山佳車站(樹林區)、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樹林區)、太平橋碑(樹林區)、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樹林區)、汪洋居(鶯歌區)、三峽拱橋(三峽區)、宰樞廟(三峽區)。

歷史建築:樹林聖蹟亭(樹林區)、柑園國民小學育英堂(樹林區)、成發居(鶯歌區)、善德橋(三峽區)。

 

國定古蹟

板橋區林本源園邸:為臺灣目前僅存最為完整的園林建築。1847年(道光27年),林本源家族為便於收取佃租,於枋橋(板橋)一帶興建弼益館,開啟林家建設板橋地區的序幕。而後續建三落大厝、五落大厝,成為林家居所,且築有優美的園林景致,與臺南吳園、新竹潛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並稱臺灣五大名園。

 

市定古蹟

板橋區大觀義學:為清代林本源家族為了促進漳、泉和諧,遂與泉州舉人莊正合資興建大觀義學,讓漳泉兩地學子共同讀書學習。「大觀」之名,緣起於義學前有大屯與觀音兩山對峙之勢,且當時泉州人多住在觀音山一帶,漳州人多處於大屯山附近,故取名「大觀」亦有象徵「漳泉一家」的意涵。爾後兩族來往密切,學子如沐春風,板橋成為臺灣北部文教中心。

板橋區枋橋建學碑:為日本時代林本源家族為了提高板橋地區臺灣人子弟就學機會,遂於1908年(明治41年)出資興建板橋公學校(今板橋國民小學)。時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題額立碑紀念此事,碑文由民政長官撰寫,日本明治第一書法家日下部東作書寫,再由著名刻工廣瀨群鶴操刀,頗具藝文價值。

板橋區迪毅堂:始建於1873年(同治12年),由板橋林家林維源所建,奉祀咸豐初期北臺漳泉械鬥殉難者徐才及十二位漳州籍殉難之士,在地居民稱為元帥廟,與慈惠宮、接雲寺、大眾廟並列為板橋四大古廟。

板橋區臺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創建於1930年(昭和5年),與臺北郵局同為臺灣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所督造,為日本時代臺灣五大廣播設施之一,強化臺北放送局(今二二八紀念館)之無線電波遠送到嘉義民雄,以達到全臺廣播的功能。戰後由中國廣播公司接收,見證臺灣廣播史的發展。

永和區網溪別墅:創建於1919年(大正8年),由曾任永和首任鎮長的楊仲佐先生所建。別墅為兩層磚造的日式房舍,為當時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而後由其子臺灣前輩藝術家楊三郎先生與夫人居住,並增建二樓畫室,融合了日式與歐式的典雅風格。目前為楊三郎美術館。

中和區海山神社:創建於1938年(昭和13年),時為皇民化運動期間,臺灣總督府採取「一街庄一神社」的方針,強制臺灣人民參拜神社,具強烈時代背景意義。戰後,神社主體被拆除,現存石牆、石階、第三座鳥居基座以及防空洞等殘跡。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創建於1929年(昭和4年),屬於板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提供水源給板橋市街等地居民使用,也具有淨水池的功能,見證地方水源開發史。一旁還有山本氏紀念碑,為紀念時任板橋街長山本義信任內功績所立。

樹林區山佳車站:自1903年(明治36年)開始營運,最初稱為山仔腳停車場,而後改名山子腳驛,於1962年(民國51年)改名山佳車站至今。2011年(民國100年),新站落成啟用後站務轉移。車站早期以運送煤礦為主,鼎盛時期年運出輛可高達兩萬五千多噸,亦為山佳地區居民對外聯繫的主要樞紐。

樹林區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為紀念1895年乙未割臺之際,樹林義軍迎戰接收臺灣的日本軍隊,義軍以寡敵眾最終戰死十三人,鄉人義之遂葬於此,呼之為十三公。時至今日,每年農曆6月1日皆會舉行祭禮,以感念十三公壯烈犧牲的精神。

樹林區太平橋:1822年(道光2年),樹林張家等同眾佃捐修。1867年、1874年以及1927年重修並立碑記載捐獻紀錄,足以見證太平橋的重要交通價值,且能從中一覽地方社經發展與各大家族勢力的關係,包含樹林張家、黃家、板橋林家與新竹林家等。

樹林區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1909年(明治42年),日本人將起源於清代引大嵙崁溪水的永安圳、萬安圳以及草埤等三溝埤合併而成,並加以整修,灌溉範圍涵蓋海山、擺接、興直與八里坌四堡約三千四百餘甲農地,並於1917年(大正6年)由時任臺北廳長立碑記載後村圳沿革,且由鹿港名書法家鄭貽林書寫碑文,具史學及書法藝術價值。

鶯歌區汪洋居:創建於1916年(大正5年),為三開間二層樓磚造街屋,立面採巴洛克式裝飾,為鶯歌文化路上碩果僅存的二樓西式洋樓,目前仍保留昔日經營米糧的錢櫃等,可以見證鶯歌過去的商業發展。

三峽拱橋:於1933年(昭和8年)通車啟用,橫跨三峽溪,為三峽地區交通從水路變成陸路的轉捩點。拱橋以三個相連的彩虹為設計理念,故亦稱之為「虹橋」,其裝飾造型為日治昭和年間風行的Art-Deco新藝術風格,設計風格頗具時代性,且其構造亦屬當時科學先進的工程設施,為臺灣近代橋梁工程的傑作。

三峽區宰樞廟:創建於1777年(乾隆42年)。清代前期,福建安溪李氏族人渡海來臺,至三角湧公館尾開墾,由七大房共同集資興建宰樞廟,供奉玄天上帝與李氏先祖。建築格局為三合院民居,正堂以泥磚為牆,並以米糠及泥土混合覆於其上,保留清代傳統工法。建物面朝昔日三峽河運碼頭,見證地方開發史。

 

歷史建築

樹林區聖蹟亭:由地方人士於1872年(同治11年)發起興建,為過去士人基於對「文字」的敬重,將所有廢棄字紙集於爐亭之中焚燒,以祈求讀書有成,故聖蹟亭具有敬字與祭祀的功能,亦展現地方樸實特色,目前在北部保存完整者尚屬少見。

樹林區柑園國民小學育英堂:柑園國民小學,創建於1910年(明治43年),前身為樹林公學校柑園分校。1921年(大正10年),獨立成為柑園公學校,並於1925年(大正14年)爭取興建講堂,於1930年(昭和5年)落成,原作為穀倉及禮堂使用。1987年(民國76年),更名為育英堂,目前作為柑園國小百周年校史紀念館。另有位於校園操場旁原日本時代神社碑座(今蔣公嘉言碑),併同登錄為歷史建築。

鶯歌區成發居:建於日本時代,為鶯歌於大正初年頗具代表性的建物。立面為五開間,二層磚造,共有四進,第一進混合巴洛克式風格,有拱廊式亭仔腳,為一種番仔樓牌厝,具有時代特色。

三峽區善德橋:由地方善心人士於1932年(昭和7年)捐建,橫越阿四坑溪,以便居民通行,並立一碑記,記載捐資紀錄。目前橋體仍保有初始興建時的樣貌,略成拱型,底部利用運輸煤礦的輕便車軌道作為結構加強,增加橋樑乘載能力,也顯現出地方礦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