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風貌

穿行於海山地區的各個古老街區與特色街區,彷彿來回於百年來的時空場域,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社會變遷與歷史滄桑,世代耕耘的痕跡依稀可見。撫今追昔,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鶯歌老街區

陶瓷老街:18世紀以後,陸續有漢族移民落腳於此,以務農為主。1804年(嘉慶9年),福建泉州磁灶人吳鞍渡臺,於鶯歌大湖兔子坑(位於今桃園龜山)進行陶瓷製造。由於1853年(咸豐3年)爆發漳泉械鬥,吳鞍將窯場遷移至尖山,因當地所產黑土適合製陶,隨後發展成鶯歌陶瓷窯場的密集區域,尖山埔街因而成為現今的陶瓷老街,其陶瓷工藝為鶯歌贏得「臺灣景德鎮」的美譽。

文化老街:位於大漢溪通往鶯歌石之區,為早期漢族移民的發展路線。日治時期,因煤礦業發達,在鐵道沿線發展出商業區。過往除了陶瓷產業之外,亦為鶯歌地區行政中心與交通要道,見證了鶯歌地區的歷史滄桑。

樹林老街區

清乾隆年間,張方大成立張必榮墾號入墾潭底等區,為漢人大舉開拓樹林之始。1788年(乾隆53年),張必榮墾號於潭底山麓捐建濟安宮,成為當地信仰中心。日本統治時期,樹林街沿著後村圳發展。隨著縱貫線鐵路開通,設置樹林車站與山仔腳(山佳)車站,商圈逐漸移往鐵路周邊。

板橋老街區

清代時期,地方人士以大木板架在林本源宅邸後方公館溝上作為便橋,進行貨物交易,故稱枋橋,即今府中路、文化路及林園街口一帶。1920年(大正9年),日本政府以日人慣用的板代替枋字,將其改為板橋。日本統治時期縱貫線鐵路開通,在此設立板橋車站,成為行政及商業中心。後來板橋車站遷於現址,原址改為捷運府中站,板橋核心商圈也逐漸轉移至新站周邊新板特區。

中和老街區

枋寮老街:有中和第一街之稱,為清代前期擺接平原(今中和、板橋、土城一帶)漢人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以林成祖墾號為開發主力,係當時淡水廳擺接保十三庄中唯一的商店街。廣濟宮(創建於1751年,主祀開漳聖王)、福和宮(創建於1766年,主祀神農大帝)以及枋寮福德宮,為枋寮老街區的信仰中心,亦為中和地區早期發展的重要見證。

緬甸街:位在中和區南勢角的華新街,為全臺灣規模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故有緬甸街之稱。自1960年代起,緬甸華僑大量遷居於此,開設各種滇緬小吃、雜貨商鋪。每年4月中旬的潑水節,為該地最熱鬧的祭典。

永和老街區

店仔街:位於今永和區永安里及店街里,昔為平埔族秀朗、龜崙蘭溪洲與潭墘三大聚落中心點,為新店溪流域的船貨集散要地,漢族移民逐漸在此聚居並開設商店,成為繁榮的店仔街。除了在地人,外來商人到此也會在街區中心地段的福德宮參拜,以祈求生意興隆,故有「店仔街土地公興外庄」的俗諺。

韓國街:鄰近永和區捷運頂溪站旁中興街商圈。1970年代起,聚居永和當地的韓國華僑以當時臺灣市場上並不常見舶來品,於是紛紛經營韓國成衣批發,逐漸在中興街一帶出現許多專賣韓國衣物的商家,故有「韓國街」之名。

藝術街:永和區博愛街,因前輩國寶級畫家楊三郎大師故居網溪別墅(市定古蹟)座落於此,並設立楊三郎美術館,因此經由特別的造街計畫而蛻變成藝術街。街道兩側栽植花草、綠樹成蔭,並將楊三郎畫作輸出做為裝置藝術,彷彿置身綠色沙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