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各社群原住民
海山地區的平埔族凱達格蘭(雷朗)社群,主要為武朥灣社(新北新莊、板橋等地)、擺接社(新北板橋至土城)、秀朗社(新北中、永和)、龜崙社(桃園龜山與新北樹林、鶯歌一帶)、霄裡社(桃園八德至新北三鶯等地)。至於三峽北部平原丘陵地區原為霄裡社、龜崙社、武朥灣社、擺接社等四社共有地。
清朝統治初期,平埔族原住民基本上維持著部落自治的社會型態,以狩獵採集與粗放農業營生。自18世紀起,漢人勢力逐漸入墾本區,透過承租、請墾、買賣、交換、入贅為婿甚至是欺騙的手段,自原住民手上取得土地產權,對於原住民的生計造成壓力。
清朝乾隆年間,官府曾劃定地界,開挖深溝,堆築土牛,設立隘寮以防制高山族原住民,並禁止漢人越界侵墾。這段期間,本區鶯歌、尖山、南靖厝至柑園南端就曾開挖土牛溝,可見當時本區原住民與漢族移民之間的地界分布。
另一方面,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亦受到外來漢文化的衝擊。部分平埔族人為求生存,乃急速地「漢化」,改學漢人的語言與文化,導致其固有的語言與文化逐漸衰微。部分平埔族人在生存競爭的態勢中,選擇了遷離故土,找尋另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在原漢勢力角逐與文化競爭的歷史舞臺上,原先活躍於海山地區的凱達格蘭(雷朗)族群,最終成為隱形的或消失的族群。
大豹社群原住民
大豹社群原住民的祖先來自於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在近代人類學者根據體質、語言、風俗或位置的差異所建構的原住民族分類系統中,通常被歸類為泰雅族之泰雅亞族大嵙崁群,或是被歸類為泰雅亞族賽考列克群。早期分佈於今三峽白雞、插角、東眼、有木等地,形成大豹、詩朗等社。
清代前中期,當漢族移民往海山庄南方山區進墾之際,即與大豹社群原住民發生衝突,雙方約以十三添(今三峽區嘉添、添里兩里)為界,呈現出相互對峙的局面。
到了1860年代,由於北臺開港通商,吸引某些漢族移民進入海山地區大嵙崁溪流域原住民山區,從事大菁(藍靛)、茶葉和樟腦等經濟產業,連帶衍生出原漢之間更為激烈的糾紛。
自19世紀後期以來,大豹社群原住民的部落空間與生活領域,不斷地遭受到清朝政府「開山撫番」與日本政府「理蕃政策」下的武力侵略。至20世紀初,最終淪為被殖民的地域,族人被迫離開家園故居,從此流落他鄉(今桃園縣復興鄉北境)為異客。
戰後之初,大豹社族人以頭目後裔樂信.瓦旦(林瑞昌,1899-1954)為首,於1947年(民國36年)6月曾上書中華民國政府追述往事,希望能讓他們「復歸故土」,回到三峽原居地,致力為族人爭取「還我土地」的權益及尊嚴,然此志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