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族群
自18世紀以來,客家移民的身影也出現在海山地區的各個角落。他們原先多與福佬人士雜居共處,共同開發這處漢人的新天地,後來卻因土地、水利資源爭奪等緣故而爆發衝突。經過清代中後期多次的福客、漳泉械鬥之後,客籍人士的勢力逐漸撤離淡水廳(臺北府淡水縣)海山保與擺接保的平原與淺山地區,僅有相對少數的客屬族群散處於海山地區,有的日趨隱形化,有的則形成以原籍閩省汀州、漳州或粵省等籍姓氏為凝聚力的客家聚落。
在19世紀後期《淡新檔案》保存1874年(同治13年)淡水廳轄區各庄人丁戶口清冊資料中,記錄海山保風櫃店、潭底、樟樹窟、尖山、大姑崁、三角湧、橫溪、彭厝、柑園等九庄的閩、粵籍戶口數,其中僅有柑園庄(今樹林區柑園里)有粵籍31戶,佔該保總戶口數的10.23%,計男49丁,女55口,幼孩23口,幼女32口,共159人。再者,擺接保枋寮、員山仔、冷水坑、火燒、柏仔林等五庄的閩、粵籍戶口數,其中僅有冷水坑庄(今土城區清水、清化里)有粵籍42戶,佔該保總戶口數的20.49%,計男52丁,女57口,幼孩31口,幼女26口,共166人。兩保合計粵籍客屬人士共73戶、325人,概為該地區相對少數的族群勢力。至於閩西汀州客籍及閩南漳州客籍人士,則無法在這項人丁戶口清冊之中辨別出來。
時至今日,我們從海山地區現存清代史蹟及相關文獻之中,依稀可見當時客屬人士的拓墾事蹟。例如,中和區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相傳為乾隆年間漳州府詔安縣客籍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土城區五穀先帝廟(慶安宮),原先主祀潮州客籍福神三山國王。板橋區湳雅西路福興宮保存1780年(乾隆45年)的〈福德祠捐題碑記〉,即出現呂、羅、江、廖、簡、鍾、游、賴、溫等常見的客屬姓氏。板橋區湳雅西路江璞亭古厝,為清代後期入墾板橋的汀州府永定縣客籍家族所建。板橋區接雲寺正殿左側供奉汀州客籍福神定光古佛像,原為光緒年間與板橋林家換地而遷至湳仔一帶的永定客屬胡氏所奉祀的家神。
在1920年代以後,伴隨著外來的日臺籍資本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主)開發三峽山區產業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來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移入三峽五寮、詩朗、插角、東眼、金敏、竹崙、有木等地,形成另一波的客家移民潮。客家新移民重新在這些區域發展出因地制宜的產業特色與文化氣息,也使得原屬大豹社群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從此轉變成以客家人士為主體的生活空間。